2012年主题报告“强基固本,努力拓展数字化校园空间”

时间:2013-05-29浏览:138设置

 

2012年主题报告强基固本,努力拓展数字化校园空间

中山大学第十三届信息化年会
暨第三届用户大会报告
郭清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山大学第十三届信息化年会暨第三届用户大会,会议的主题是强基固本,努力拓展数字化校园空间,一方面要切实巩固好我校信息化工作已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方面要密切结合学校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发展要求和广大师生的实际应用需求,在建设机制、建设模式和建设内容上开拓创新,不断赋予数字化校园新的内涵。
       
信息化设施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我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持续优化、不断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机关各部处、各学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代表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对各级领导长期以来的指导、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广大师生用户对我们的理解、包容、支持和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2年度,我们紧紧围绕《中山大学2012年工作要点》和《中山大学2012年行政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获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成效显著。下面,我将结合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一年来的工作,对2012年学校信息化工作做个小结,并对2013年的重点工作做初步安排。

一、2012工作回顾
1
、持续完善和优化校园网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向云数据中心过渡,提高可靠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2012
年中央级高校修购专项校园网升级与改造(一期)项目顺利实施:完成万兆上网行为管理设备的部署,增强了校园网安全审计能力;有计划地更换南校区、东校区和珠海校区等校区网内超期服役的网络设备,优化了拓扑结构和管理策略,提高了园区网可靠性和接入服务质量。并在南校区旧留学生宿舍顺利开通了我校首个学生宿舍无线网(测试),不仅满足了外国留学生利用移动智能终端上网的强烈需求,还积累了大学宿舍无线网设计、建设、运维和服务经验。
       
在广州电信的大力协助下,20123月,广州至珠海的互连带宽免费由1Gbps扩容至2.5Gbps,解决了用网高峰期时两地互连链路拥塞的问题;20125月,校园网电信出口带宽也免费由动态2Gbps(平时1.5Gbps,忙时2Gbps)带宽增加至动态3.5Gbps(平时3Gbps,忙时3.5Gbps),所新增的1.5Gbps带宽重点用于学生用户访问互联网,改善了教职工和学生用户浏览网页、在线观看视频和下载文件等应用体验。
       
优化了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完成了数据中心网络核心的万兆升级;初步建成云基础设施(IaaS)服务平台,实现了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动态管理和按需分配,具备正式面向单位用户推出虚拟机租赁服务的基本条件;升级了包括LDAP目录服务器和中央身份验证服务系统CAS在内的数字化校园核心中间件,推出了全新的我的中大内部信息门户,改善用户使用体验;完善四校区网络及数据中心机房机房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机房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建设。
       
继续加强网络服务和运营能力建设,帮助台呼叫中心升级成为基于IP的呼叫中心,使得电话支持业务实现跨校区、分布式部署,热线电话中继也由模拟线路升级为数字线路,保障了通信的可靠性;完成了中心业务服务管理系统ITSBM升级,实现了用户收费、业务管理、NetID管理和统计报表等功能,校外访问学者及进修人员申请临时NetID的时限由3个工作日完成缩短到当天完成。
2
、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系统等级保护
       
继续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成立了中山大学信息安全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建立了由安全规划设计岗、安全管理岗及安全操作岗组成了安全人员队伍,专职负责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今年7月,顺利迎接了广东省5部门信息安全保密检查,完成了第一批三级系统的测评并启动安全整改工作,颁布了《中山大学信息系统数据管理办法》及《中山大学信息系统授权管理办法》,初步建立了校内网站及信息系统备案年审制度。
3.
实施《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行动计划》,有序推动我校教学信息化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建设,重点推进学生学习空间建设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启动《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行动计划-——学生学习发展行动计划》,逐步由向教师提供服务变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促进师生信息化能力的发展。与Course Networking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合作备忘录,通过建设国际化网络学习互动社区,加强我校与IUPUI(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的合作交流,提升我校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为了有效地促进我校教师对教育技术理念的认识、以及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便于交流与分享经验,成立了中山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论坛,举办了系列专题讲座活动。
4
、继续推进教学平台应用,提高教与学效率
       
改版逸仙网络大讲堂,使其成为支持各种终端视频交流的互动平台,通过微课社区功能,拓展讲座知识的传递和交流,进一步推动讲座资源的建设。成功高效地支持《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实验生理科学》、《人体解剖学》、《医学英语听力》等课程的在线考试,支持新生军事课的在线学习和考试,提高了教学效率,得到老师们的肯定。
       
在培训方面,从教师发展出发,体现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需求,用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多样化的组织形式,建立灵活的服务支持机制。举办教育技术(二级)培训6期,定制培训11期,同时加强网络学院教师的系列培训与支持服务。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重点支持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着力建设以促进教学为导向的在线课程,重视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推动多维度特色资源建设和有效运用。升级逸仙大讲堂,拍摄和上传讲座视频120部,实现讲座资源跨校区实时直播共享,逸仙大讲堂已成为支持各种终端(PCIOSandroid)视频交流互动平台,通过微课(讲座视频的知识点、兴趣点)社区功能,拓展讲座知识的传递和交流,进一步推动讲座资源的建设。完成新增32门网络课程制作,对网院约16000课时的流媒体课件进行管理和备份。制作了近6000课时网络教学资源给武警广东总队教学中心,并制作课程主页,为新的远程教育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完成远程教育课程录制软件的升级换代,为网络课程的共享性提供技术保障。配合特色的医学教学资源建设,完成133项临床技能模拟操作示范教学视频的拍摄和编辑,制作示范教学片,供临床医学师生使用和临床技能比赛培训使用。完成385学时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完成8部教学专题片、4部中大信息化10周年宣传片、1部实验中心概况片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20周年专题片和的制作。完成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
5
、升级和优化数字化教学平台,支撑学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
       
完善和升级数字化教学平台BlackBoard,新增加移动学习的应用。平台当前在线课程总数已达2129门,还利用SAKAI提供的产品进行二次开发,构建适合中山大学的个性化教学课程学习平台,建立成人教育在线学习和协作的开放平台,实现教学平台与统一门户、校务系统的集成,为用户提供统一入口,保证教务教学管理信息一致性。完成系统整体的汉化,提高用户界面友好性。开通视频会议直播系统,提供专业的视频会议技术支持,跨校区网络直播近百小时。2012年度的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除了跨校区网络直播,还推出了移动现场直播,效果良好。
6
、持续改善多媒体课室环境,满足教学需求
       
我校多媒体课室占总课室的88%,为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保证多媒体课室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重新修订了多媒体设备更换标准,完成多媒体课室设备改造工程。已可全天侯提供连续全方的使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成为现代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12
年我们还进一步落实多媒体课室的管理与服务规范,推出多媒体课室教学设备与服务情况周报表和月报表,根据反馈建议和意见改进工作。 同时修订了多媒体课室设备管理与服务流程的规范。此外还开通多媒体课室信息服务平台,在珠海校区探索课室桌面虚拟系统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
、完善和优化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学校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
       
重点建设或升级人事系统、研究生津贴系统和导师服务系统、校友系统、固定资产系统、档案系统和信访系统等。自主研发新建学生医保系统、学工奖学金系统、中大搜索引擎等。完善了教务系统、迎新系统、离校系统、科研(包括医科)系统、社科系统。启动了面向教师的个性化应用服务,正在建设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综合分析平台,目前正在建设个人信息中心、组织共享信息集,为实现一表通和综合查询服务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启动了中山大学移动应用综合服务,建立了校园移动应用技术研究和测试环境,组织了关键技术追踪研究、技术方案验证和技术路线探索,研究提出适合我校的校园移动应用技术架构;探索并搭建了云服务集成平台的测试架构。
       
持续推进区域医疗健康信息服务的应用推广工作,目前该平台已在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六医院、附属肿瘤医院、清远市清城区人民医院和凤城社区服务中心落地试点,使用效果良好,已具备项目验收条件,正在走相关验收程序。
同时加强学校网站群建设,整合信息和服务。启动网站治理工作,优化了基于CMS的网站群架构,提高其稳定性、可管理性和性能。与通元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完成了最新内容管理平台的7.0版升级。重点完成中大主页、新闻网等20多个网站迁移改版,完成广州市超算中心、基因工程、信息资源共享课程等10余个新网站建设。
7
、建设科研信息化服务体系,为推动学科发展、提升学校科研实力提供强力支撑
         
我校的高性能公共计算平台在支持我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提供了强力支撑,今年5月规模达340万亿次的广州超算先导系统又在我校东校区落成,投入运行并正式开始提供服务。广东省教育网格建设也在我校同时进行,协助教育厅与各参与高校完成设备采购,各高校基本完成设备验收投入试运行。结合ChinaGrid和省教育网格的建设,持续开展了我校高性能计算平台3期和4期建设。本学期内已完成一套计算力超过32万亿次的大型计算平台建设,并将于年底完成一套计算力超过15万亿次的计算平台建设。届时,我校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的计算力规模将超过187万亿次。
       
开展科研计算云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利用以及随需而用的便利计算服务。协助许跃生教授团队、生科院、药学院、环境学院完成GPU平台存储系统,生物医药中心超算平台、环境学院超算平台等专用平台或系统的优化与扩容。
8
、开展高性能典型应用项目研究,促进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提高
       
在去年开始高性能计算典型应用项目一期研究基础上,今年开展了二期项目研究。并整理一期项目成果,对其中的优秀成果进行深化研究和应用实现。根据前期学校超算平台应用分析基础,在先导系统上,进行多学科应用的研究与移植,形成经验性和指引性文档,为用户应用支持服务积累相关技术文档。结合广州超算中心的建设,开展了超大型超算平台的运维管理与服务模式的研究,联合国防科大共同申报广州市科技项目面向超级计算中心的运营管理支撑平台研发,开展基于资源与空间的高等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前期准备,完成平台的建设方案的编写。开展对设备运维数据及用户服务数据的分析方法与工具的研究,以促进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9
、全面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工作绩效显著提高
        2012
年,我们在分析、总结前期全员绩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严格按照学校和中心的工作计划,将各项重点工作纳入到绩效管理体系中,将工作任务和目标层层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每学期期末中心领导和员工都必须述职,报告本学期绩效计划完成情况,接受360度考核,促使全体员工提高工作计划的执行力,员工服务意识和质量大有改进,服务响应速度、服务礼仪、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改善。同时,中心配套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团队建设日趋成熟,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

二、2013年重点工作
 1
、升级优化校园网环境和加快无线校园网建设,改进高峰期用户上网体验
       
争取2013年中央级高校修购专项项目我校校园网升级与改造(二期)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在一期工程基础上,继续边界与核心网、珠海和东校区园区网的升级优化。加快校园无线网建设进程,扩大公共无线接入范围和网络容量,探索学生宿舍无线网覆盖建设模式,完成发改委中山大学下一代绿色无线校园网子项目实施工作。探索利用缓存技术,改善上网高峰期用户用网体验。
       
完善数据中心架构,从传统数据中心向云数据中心过渡。升级数据中心网络架构,逐步融合存储网络和数据网络,构建数据中心大二层网络,满足虚拟主机动态迁移需求。完善基础设施云(IaaS)服务平台,提出虚拟机租赁和管理的一站式自助服务平台,提高虚拟资源的服务和管理能力。
2
、加快推进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构建中山大学可信服务平台
       
争取校园网安全基础设施升级与改造(一期)立项,在数据中心部署远程安全评估系及Web应用防火墙。完成第一批定级备案系统的整改建设工作,落实第二批系统的定级报备工作。加强基于中山大学公钥基础的设施开发力度,构建可信服务平台,陆续推出安全邮件、安全登录、网上报账等可信服务。完善校内网站与信息系统备案年审制度,颁布相关管理办法,开发对应网站备案服务及管理系统。
3
、有序推动我校教学信息化,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工作
       
我校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要围绕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构建网络个性化学习教研空间和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全方位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跨文化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及教师网络教研活动。大力建设基于校际联盟的教育资源云,与企业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运营方式。
       
建设一个支持混合学习的多媒体学习体验中心,探索在新技术、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开展教与学,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走进教学领域,如何将教学与信息技术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有相应的环境进行试验探索。
       
继续推进信息技术改变教与学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加强实施监管,打造中山大学品牌性的学生信息化创新实践活动项目。开展移动学习的应用与实践,加大数字化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依托数字化课程平台、逸仙大讲堂和网络学习空间,利用移动学习终端,进行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开展移动学习的实践与试点。
4
、继续推出信息管理与服务内容,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服务
       
进一步整合校务系统应用,完善以SOA和云计算体系架构的校园云服务集成平台,集中利用云中资源,在目前服务应用资源、教学资源、网站资源目录基础上,完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为各类用户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各类云服务。继续建设接口层、资源和服务汇聚层、管理分类整合层、表达层和服务申请与交付层,根据用户所拥有的权限,平台将服务交付给用户。
       
继续建设宿舍管理,启动建设大后勤服务平台。建立面向师生员工的大后勤一站式协同服务平台,收集师生员工对大后勤方面的需求,协同为师生服务,呈现我校大后勤人的风采。建立后勤系统和学校师生的互动平台,并建立配套的任务分派和工单跟踪机制。
       
完善面向学生的个性化服务,建设面向教师、校友和社会用户的个性化应用服务。建设面向教工个性化服务,为教师提供便捷的个性化订制操作,为个人提供快捷方便的访问路径,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创建、实时交流与通讯,实现协同学习和科研,建立个人的信息与知识中心等;建设面向校友的个性化服务,为校友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为校友提供个性化服务,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校友与母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建设面向社会服务的服务,为社会用户提供招生、就业等资源服务,还有学校的各种信息资源服务等。
       
建设中山大学移动应用综合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有实用价值的、便捷的移动信息服务。服务将覆盖学生从入校前、在校、离校以及毕业后,教工从入校到在校工作生活,围绕用户不同时间点所关注内容的不同,提供个性化、清晰完整的移动服务。
建设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综合分析平台,为各部门、各业务系统提供对分析需要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按多维模型予以组织,以便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发现数据趋势。从数据分析和展现角度出发,按照不同的主题,运用数学运算和数据处理技术,灵活、交互式地提供统计、趋势分析和预测报告。通过多种OLAP工具、查询工具和数据挖掘手段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多维分析、汇总从而获得决策支持信息。
5
、持续建设高性能计算平台,促进服务水平与质量提高
       
完成学校高性能计算平台3期和4期平台的实施,配合省网格与科研计算云服务门户建设,做好与原有平台的整合与协作,在3期平台上开展云计算的探讨。做好高性能服务门户(科研计算云)的验收、优化和推广工作。协同完成广东省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二期的验收,提高广州超算中心先导系统的运维、服务水平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科研与应用推动上,针对先导系统继续进行应用研究,分析先导系统高速网的特性,做好典型应用2期重点项目的支持与保障,包括项目的验收、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包装。开始广州市科研项目面向超级计算中心的运营管理支撑平台研发。建设基于资源与空间的高等教育云服务平台。

        同志们,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三年,这是我校全面落实中山大学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各项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也进入了攻坚期,对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踏实的态度,中心也适时提出了从技术支持中心转型为服务支持中心的长远目标,要求从工作作风能力水平两个维度持续加强中心的团队建设,在工作中将加强倾听、反思、总结和提高环节,从而顺利完成2013年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也为中山大学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返回原图
/